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 正文内容

你最喜欢苏轼的哪句诗词?

2022-09-19 22:55:03人生感悟1

回题主》在头条上,我看到很多这样的问题,如:你喜欢……?你认为……?你读过……?等等之类,我觉得这种大问题概念模糊,无法形成比较正确而完满的的答案。

苏轼一生坎坷,但才华横溢,是难得的诗、词、书、画大家,他每个时期都有不乏功力深厚,艺术精粹的作品,而我们接触他的作品毕竟不是太多,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还受到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获取的知识信息还过于单一,对任何事物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大环境即主观因素的影响。于是,无论是提问也好,答题也好,没有形成客观的逻辑关系,我们固有的思路是片面而不清晰的。

我觉得,无论是对一个人、一本书、还是一首诗,我们都要保有一份客观的探求的心态,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如对苏轼诗的喜爱,应该看一下《苏轼诗词集》《苏轼传》《苏轼评析》之类的书籍,特别是古代读本、民间读本的书,只有全面了解历史、人物、作品,才能寻找到喜欢的理由。

比如一般人只是看《三国演义》,而很少人认真看过《三国志》;一般人看现代的书籍多,而看古代读本的却很少;一般人看国内的书籍多,而看国外的书籍太少,这就是认知的区别之所在。

名人文化郭大哥 | 喜欢的话请多点赞和转发——多谢粉友支持!!谢谢邀请:我本人特别喜欢苏轼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从《定风波》能看出苏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

感谢邀答!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这首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篇,这首词作于1082年,当时词人被贬居黄州,政治处境非常艰难,但是从苏轼的这首《定风波》,我们看到的却是他淡定从容,胸怀坦荡,没有因为人生落寞而伤感。

原文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巳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首句以“穿林打叶声”,形象地描绘出大雨磅礴的样子,可是苏轼并不觉得有什么,被淋湿是不可避免,于其在雨中狼狈地跑,还不如潇洒地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慢步,不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吗?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惧风雨,搏击人生,笑傲江湖的苏轼。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则更进一步,由眼前的风雨,自然的风雨推及人生,命运上的大风大浪,词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就算一辈子生活在风雨中,他依然会从容面对。词人的超然面对坎坷的人生态度,令人折服不已。

下片雨过天晴,微凉的春风吹来,即便有些寒冷,也令词人万分惬意。“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通篇的点睛之笔,饱含了多少人生的哲理,此时此刻,风雨中词人顿悟:自然界的风雨冷暖都只是自然现象,人生的波涛汹湧又何必太在意,不必在逆境中顾影自怜,勇敢面时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

《定风波》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苏轼,坦荡大气,干练豪迈,宠辱不惊,仿佛行走在三国中的苏东坡豪情万丈,永远向阳而生,扙剑走天涯!

说到黄庭坚,很多人可能比较陌生,中学教材选用他的作品比较少,他最大的成就是在文学和书法上。文学上,是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书法上,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曾评价说:“黄庭坚引鹤铭入草,雄强逸荡,境界一新”。

黄庭坚在诗文书法上之所以能有如此的造诣,和苏轼这个老师密不可分。当时,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在词方面,黄庭坚虽不如师兄秦观,但是包括书法在内的综合影响力却超越了同门师兄弟,生前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学书尤为推崇王羲之《兰亭序》,草书“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最后自成一派,影响甚大。尤其是《砥柱铭》书法,曾经4.368亿元的成交额拍卖成功,创造了中国书画作品的拍卖巅峰。

黄庭坚除了诗文书法受苏轼的影响很大以外,几乎思想和行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些从他传世的诗文里也可见一斑。尤其是他的名作《定风波》,和苏轼一样也是被贬以后所作,却有着几乎一样的旷达和乐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宋·黄庭坚《定风波·万里黔中一漏天》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这首定风波词作,为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的作品。该词主要通过重阳即事,写出了黄庭坚在穷困险恶的处境中,不向命运屈服的博大胸怀。虽被贬黔州、身居恶劣环境,却穷且益坚、老当益壮,不屈于命运的摆布的乐观精神和博大胸怀。上片首二句写黔中气候,以明贬谪环境之恶劣,前两句起调低沉,起篇为抑;下片三句承上意写重阳赏菊。全词结构一抑三扬,笔力豪迈,铸词造句新颖生动,用典自然贴切。

看完黄庭坚的《定风波》,我们再一起来看苏轼的《定风波》。因为苏轼在文学史的名望之高,世所罕见,所以他的定风波知名度也比黄庭坚高出不少。

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定风波》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尤其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的高超境界!

一首《定风波》,一番人生感悟。不同处境,不同生活,都必须保持自信、乐观和旷达。读者们,你们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触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赏经典诗词,观诸类文化,请关注【文史道】。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rsgw/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