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台词 > 正文内容

王家卫的爱情(王家卫的爱情和贾樟柯的爱情)

2023-05-24 14:53:16经典台词1

一、王家卫的辈分?

王家卫是老一辈的导演,辈分比较高。

王家卫的爱情(王家卫的爱情和贾樟柯的爱情)

王家卫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哈佛大学艺术系,中国香港电影导演、监制及编剧,奥斯卡金像奖华人评审。 他以编剧身份在电影圈出道,凭《旺角卡门》开始其导演生涯,先后执导了《阿飞正传》《重庆森林》《春光乍泄》等。他擅长浪漫艺术电影,曾7次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3夺欧洲电影奖。

二、王家卫是哪里的?

香港人

王家卫是一位争议较大的导演,喜欢他作品的粉丝奉他为世界最佳,但不欣赏他作品的人为数众多,与他的作品里总是絮絮叨叨、略带神经质的男女主角一样的是,这位香港迄今为止可称的上大师级的导演非常低调,总是带着一副墨镜试图隐藏自己的内心。

三、王家卫的创意介绍?

个人风格走向极致。支离破碎的叙事,孤峭寂寞的角色,回味再三的台词。电影配乐,缠绵悱恻。拍摄角度,独特横斜。变化莫测的广角镜头,疏离、弥乱,冷僻、孤独,幽微的视觉意境,犹如巴山夜雨中一盏晃动的昏黄灯火。华丽都市,或大漠客栈的转角,得、失,追寻与记忆,“王式电影”。

他喜欢用数字,比如时间,距离,日期等。这些又是敏感的证物。只有敏感的人,才会对日期、时间、距离等记得那么清楚,因为刻骨铭心,因为不能再轻易忘记

四、王家卫文艺风格?

王家卫的电影都会带有一种,后现代主义风格

他的电影台词充满了幽默和文艺气息。通过人物的叙述,他讲述了一种与城市的疏离感,一种对过去的记忆,以及多视角的变异。

五、白云先生王家卫?

王家卫说,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是:“我心里有过你。”当时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这个镜头,也是我最喜欢的。

王家卫,在华语影坛,是比较独特的一个人。他的电影,会把生活里很重的东西,磨的很透,再呈现出来给人看。别人只看到他拿出来的迷离而朦胧的经典台词,以及很多唯美的镜头画面,以为他是一个很轻的导演。而实际上,他是一个把很重的东西变轻的人,所以他的每一部片子,拍摄周期都很漫长,因为他一直在磨镜片一样的在磨生活。一直要把沉重粗糙的部分,都磨成透明,变成电影。

他是一个诗人,电影只是他的表达方式。他跟李商隐很像,李商隐在诸多的诗人里面,也是独树一帜。人们大都认为李商隐朦胧,看不清,摸不透,而实际上,他才是一群人里面,最晶莹剔透的那个。

李商隐在《锦瑟》写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他心里真正想说的是什么呢。只是儿女情长吗,只是悼亡故人吗,只是伤怀社稷吗。都不尽然。

他真正想说的是,人生的全部际遇大都相似,不论是儿女情长,朋友知己,还是仕途功名,社稷庙堂,它们大都如此:当你凝望过去的时候,过去也在凝望着你,只能望着,不能回去。人生经历过的百件万件事,遇到的千百人与物,能跟着自己一起往前走的,只能是一时一地一人一物。而其余的所有,都会树在原地凝望着你的后背,只待有一天,你也回头凝望它。

电影里面,叶问说,“如果我不能当一个归人的话,我宁愿做一个过客。”宫二说,“我的戏,不管别人喝不喝彩,也只能这样下去了。”“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是我没有时间了。我心里有过你,喜欢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

《一代宗师》,只是在讲功夫吗,表面上看是,但是王家卫的野心是通过功夫这个叙事题材,来写诗。写一首像《锦瑟》这样的诗,写人在时间里漂流,写人在生活里的不得已,写人生里的种种回不去。写人在漂流途中的各种场景。

李商隐大多数的诗,写的其实都是这样几个意象:归,期,飞。归,说的是被抛在身后的时间,沉没的生活,化为往事。期,说的是,站在此时此刻,前思后想茫然四顾。飞,说的是,回不去也走不出,只能奋飞。人可以拔地而起的奋飞吗,不可以。那又如何要飞呢,在原地站着,把一切都磨透了,见得了天地,便形同奋飞。三种意象,对应的就是人的三种灵犀之心:归人,期人和飞人。

宫宝森所说的功夫的几个境界,那便是李商隐意象和隐喻里的飞。叶问一直念念不忘的见高山,有期也有飞,期的是期求和知己相遇,飞的是,人只有站的足够高,才能起飞。宫二呢,她说自己不图一世,只图一时。而在和叶问过手之后,她遇到了期人,她心里,也仿佛装上了翅膀,不再是一个心里只有胜负的武者。

生活把叶问这个期人变成了宫二的归人,到后来,一说起来就会泪眼婆娑的,为什么宫二说“我心里有过你”这个镜头最能打动人呢,因为期人是爱的欣喜,归人则是爱的沉淀。沉淀的越多,心里便会越满溢,满到快要装不下了,一说话都会溢出来,这就是欲语泪先流。

再看马三,他心里只有胜负,只有利益,根本装不下功夫之外的事。他是一个似乎永远不会漂流在时间里的人,他心里没有归处,没有不得已的茫然,没有可以奋飞的天地。更没有念念不忘的东西,心里也从未点亮过一盏灯。他看上去是在全力以赴的生活,可是在宫二叶问宫宝森等人看来,他是一个内心漆黑一片的人。

马三没有磨过自己,也没有磨过生活,他锋利,他露骨,他狼奔豸突。因为他漂流在黑暗里。宫宝森他们,是要在漆黑一团的生活里面,留着灯照出光明。马三则是要在他们照出的光亮里,用自己的漆黑,斩碎这片光。

其实每一个人,在生活这出自导自演的戏里面,都既是自己的正面人物,同时又是自己的反面人物。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出演自己的反面人物。靠群体惯性而活着,靠生存本能而活着,靠强迫症而活着,靠对生存资料本身的狂热占有和崇拜而活着。叶问说,见过高山之后才发现,其实最难的,还是生活。在这一点上,马三和叶问,并没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有的人在和生活周旋的时候,心里的灯火不灭。有的人在和生活周旋的时候,只是凭着粗粝直接的欲求和黑暗露骨的狂野。

你是自己生活的诗人吗?生活那么难,写诗有什么意义呢,有什么用呢。对于李商隐来说,对于宫二来说,如果生活不是诗,那他就什么都不是,不值得过。对于马三来说,生活是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要是诗这种莫名其妙的矫情无意义的东西。人生那么短,赢都赢不过来,写诗,太可笑了。

对于李商隐,宫二这样的人,以及对于宫宝森和叶问这样的人,他们和生活的关系,是生活在沉没,他们在飘起。对于马三这样的人来说,是他们在沉没,生活在飘起。灯火是光,光就是轻的,是透的。现实是黑暗,是重的,是被蒙蔽的,重的就会下沉。要磨掉这些层层的漆黑外壳,才能看到一缕光明从生活里面绽放出来。把重的磨透了,变轻了,就是在用自己的生活写诗。

王家卫一直在试图在阐明这样的一个道理:生活除了可以用来过之外,还可以用它来写诗。他不仅是这么想的,也这样去实践了。

被生活淹没的人,便只能举着头捱着,生存狂一样,竭尽全力,也只能把鼻孔露出水面,大口大口的贪婪的呼吸着,生怕下一浪打下来,就没过了头顶。而用生活写诗的人,他们的心,则淹没了生活。生活在他们的手里,变成了他们投射自己一块透明幕布,要映出来他们爱过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故事。

生活就像一个剧场,大家都是里面的演员。每个人都会登台,戏份也会交织在一起,这就是相遇。路和路相交,心和心想通。人们踩着路,走向彼此的心。在那里住下来,住的久了,就是知己,住的短了,就是过客。

住过一个心,又住过其他的很多心,心里有过一个人,又接着住进来了新的人,来来去去的人又都走了,心里变的空荡荡的。这一刻,就会变成一个归人。归向哪里去呢,归到那些自己住过的心,归到那些自己心里住过的人。

从未住过任何一颗心,心里也从未留宿过任何一个人。只住过输赢和角斗,那就马三之心。这样的心,其实也无法居住,因为它漆黑,冰凉,残酷。

归人之心,便是诗情之所起。写不出李商隐的诗句,也并非就不是诗人。世界上,有无数的诗人,他们意起即焚。不留字句,不留痕迹。他们活着,他们爱着,他们不发表情欲,因为他们没有惆怅可以供人欣赏。把生活磨透的人,都不会惆怅。

李商隐惆怅吗,很多人评价说他是个惆怅的人。归人柔软,期人情重,飞人义真。他把三种意象,重叠在了一起,看上去就像一个迷。人们叫不出这个迷的名字,便只好潦草的把它叫做了惆怅。

那些路,还在继续向前延伸,不知道前面还有多长,也不知道还要走多久。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这便是飞人之心。路在,灯在,人在,就要继续往前走。

我爱过,也被爱过,这都已经过去了,不管过了多久,但求可以重逢。现在,我期待,也被人期待,只是等着一次相遇,有人可以和我一起同行。关于未来,我憧憬,也被人寄托着憧憬,我见到了天地,我欲振翅而飞。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知道,这个天地里,还有和我一样的人在振翅欲飞,不管他在什么地方,我在什么地方,我就是他,他就是我,相不相见都一样。

这是一首李商隐之歌。王家卫可能听见过这首歌,所以他也哼起来了这样的调子。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念归人,念期人,念飞人。有回响,就是幸运,不管是在最好的时候碰到,还是在已经苍老的时候重逢。

而生活,是一首漂流之歌。每个人都在哼唱。欣喜着唱,忧郁着唱,啜泣着唱,唱着让它不要停。因为人生的路还没走完,需要继续把它走下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

这篇文章是去年写的了,一开始发在公众号上,后来那个公众号被封,在网上有人转载的,又找来贴在这里吧。虽写过很多文章,对此文章情有独钟。

(世界上不过只有两件事,美好的,和不美好的。美好的东西大都相似,不美好的东西,各有各的苟且。从美好的那一面看,文学,音乐,电影,绘画,美好的一面,它们都一样。)

六、王家卫全部作品?

1988年王家卫首次执导电影《旺角卡门》,1990年执导第二部影片《阿飞正传》,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

1994年执导影片《东邪西毒》,是一部颠覆传统的武侠片。

1997年导演影片《春光乍泄》,2004年拍摄电影《2046》,荣获欧洲电影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等多项大奖,2013年执导电影《一代宗师》,获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

七、王家卫获奖纪录?

1997 第5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春光乍泄

2014 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一代宗师 (获奖)

2014 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一代宗师 (获奖)

2014 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一代宗师 (获奖)

1995 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重庆森林 (获奖)

1991 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阿飞正传 (获奖)

1991 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阿飞正传 (获奖)

2014 第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一代宗师 (获奖)

2004 第17届欧洲电影奖环球银幕奖 2046 (获奖)

八、王家卫风格段子?

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可以所有的事都忘记,以后的每一日都有个新的开始,那你说这有多开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九、王家卫艺术鉴赏?

真可谓骨骼惊奇,看看他的作品就知道,不管哪个题材的电影,格调一定要搞起来,云里雾里的让你一遍看不明白,再来刷一遍才可以

十、王家卫是什么?

王家卫(Wong Kar-wai),1958年7月17日出生于中国上海,籍贯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华语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系。1982年编写个人首部电影剧本《彩云曲》,从而正式进入了电影圈。198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旺角卡门》以及《阿飞正传》获得观众熟知。《重庆森林》《一代宗师》作品一次提名和多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和一次最佳编剧奖。执导剧情片《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史上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2000年执导剧情片《花样年华》,该片获得第2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奖。2006年担任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成为戛纳国际电影节首位华人评委会主席。2013年执导剧情片《一代宗师》获得第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8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jdtc/30979.html

标签: {$tag}